2021東亞峰會新能源論壇成功舉辦--雙碳背景下聚焦創新合作 構建東亞新能源新發展格局
來源:云南創新生物產業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發布時間:2021-10-29瀏覽次數:1632
2021年10月20日,由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和云南省科學技術廳主辦,云南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院、上海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中國-東盟創新中心和中國-南亞技術轉移中心承辦的2021年東亞峰會新能源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行,論壇由亞洲區域合作專項資金支持。舉辦本次論壇是落實李克強總理在2020年11月14日出席第十五屆東亞峰會時指出,中方愿同東亞峰會成員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繼續舉辦新能源論壇、清潔能源論壇等項目的倡議。旨在加強東亞峰會各成員國在新能源領域的政策交流、創新合作和成果轉化,構建新發展格局,共同促進區域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論壇主題為“聚焦創新合作 構建新發展格局”。論壇采用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包括開幕式、云合影、主題報告、主旨演講、平行論壇、圓桌對話、討論交流環節。科技部國際合作司一級巡視員(正局級) 阮湘平、云南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張繼紅在線致辭,上海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主任王震主持論壇開幕式,云南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院院長、中國-東盟創新中心副主任、中國-南亞技術轉移中心副主任馬敏象主持論壇的主題報告和主旨演講
來自新加坡、泰國、老撾、緬甸、印度、尼泊爾、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東亞峰會各成員國和觀察員國的機構代表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際能源署、東盟秘書處、中國-東盟中心、東盟能源中心、東盟與東亞經濟研究院、聯合國亞太技術轉移中心等國際組織機構代表線上參會;國內相關省區市科技主管部門、大學、科研院所、企業代表200多名嘉賓線上線下參加了論壇。為使與會代表能夠順暢交流,論壇采用中、英、日、俄、韓五種語言進行同聲傳譯。
科技部國際合作司一級巡視員(正局級)阮湘平在致辭中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中國將從源頭上推動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根本轉型,提升全社會綠色低碳發展意識,形成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倒逼機制。并強調: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世界經濟遭受嚴重沖擊,“綠色復蘇”成為當前各國推動發展的關鍵詞,加快綠色低碳技術和新能源技術的應用,實現能源利用向以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為主的新能源轉型,成為各國優先實施的重要舉措。中方愿與東亞峰會各成員國在新能源技術領域不斷深化科技與產業創新合作。
云南省科學技術廳二級巡視員張繼紅在致辭中表示,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發展,著力實施綠色能源戰略,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不斷推進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與水電建設經營管理深度融合,提高能源清潔化利用水平,積極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近年來,在新能源領域,通過不斷深化與各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促進了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區域協同發展,為推動形成研究開發、推廣運用、產業發展相互融合的綠色能源技術區域創新體系。
論壇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和國際組織代表進行了主題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主任趙東元現場作了《功能新材料與未來能源》的主題報告,東盟能源中心執行主任努基·奧格亞·烏塔瑪博士在線作了《為東盟各國實現能源的安全性、可得性、可負擔性和可持續性的區域性合作》主題報告;生態環境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博士在線做了《中國碳中和戰略及東亞國家共同行動》主題報告。
來自東亞峰會各成員國和觀察員國、國際組織近40位機構代表和科學家圍繞主題分別在線上發表了精彩演講,對未來新能源發展趨勢、新能源技術研發和推廣、各國新能源方面的政策工具等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與討論。與會嘉賓紛紛表達了加強新能源交流與合作的意愿,推動新能源的技術轉移、創新合作研究。論壇對在未來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新能源大規模應用的關鍵新興技術,實現跨區域(國家)間新能源技術的轉移與推廣提出了建議措施。
東亞峰會新能源論壇由我國領導人倡議舉辦,自2013年以來已舉辦了七屆,參與的國家和國際組織達30余個,推動了東亞峰會成員國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交流與合作,成果日益豐富,影響力不斷擴大。通過分享彼此的知識和技術,不斷豐富合作內容,推動新能源的技術轉移、創新合作研究,形成了穩定的交流機制,打造了一個聚焦新能源領域的交流平臺,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貢獻了積極的力量。
上一篇:沒有了